“孩子考上了本科院校是大喜事,但我家选择不办酒席,一是不想铺张浪费,二不想给亲戚和邻里添麻烦,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顿饭,简单庆祝一下,省下来的钱给孩子交学费,实在又有意义。”百里镇大竹村村民刘大哥的儿子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他主动放弃了办升学宴的想法,用简单又温馨的方式分享喜悦。这正是百里镇大力推动移风易俗、倡导“不办升学宴”的生动缩影。
每年暑期都是升学宴的 “高发期”,以往不少家庭为了 “面子”,往往大摆宴席,不仅造成铺张浪费,还可能让亲友陷入 “随礼压力”。近年来,百里镇以 “培育文明乡风、涵养良好家风” 为抓手,把 “抵制升学宴” 作为移风易俗工作的重点,多举措引导群众转变观念。
各村(居)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宣讲等方式,向群众讲清升学宴背后的铺张隐患 —— 一场宴席少则几千、多则上万,不仅加重家庭经济负担,还容易滋生攀比风气。同时,镇村干部带头签订 “不办升学宴、不参与违规宴请” 承诺书,遇到有子女升学的家庭,主动上门走访,用 “拉家常” 的方式介绍节俭祝福的新方式:有的家庭带着孩子去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在研学中传递 “感恩与奋进”;有的村民自发组织 “邻里祝福会”,大家凑钱给孩子买文具、写祝福卡,热闹又暖心。
在各村(居)的共同努力下,如今在百里镇,“不办升学宴” 已成新风尚,越来越多的群众选择用 “家庭小聚”“旅游研学” 等文明方式,让升学的喜悦回归本真。下一步,百里镇将持续把移风易俗融入日常,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完善村规民约等方式,让节俭文明的种子在乡村落地生根。(李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