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弥陀镇乡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抓手,从破除陈规陋习、培育文明习惯、传递温暖真情入手,推动移风易俗走深走实。其中真君村、弥陀村、长林村便以各具特色的实践,书写了文明乡风建设的生动篇章。
简约仪式传“家乡真情”。“不用办酒席,还能和全村乡亲一起分享孩子升学的喜悦,这样的仪式既省心又有意义!”近日,在真君村文明实践站举办的 “以青春之名、向梦想起航”2025 年集体升学礼现场,家长陈先生的感慨道出了众多村民的心声。
据悉,今年真君村高考成绩创下村史新高,27 名学子成功考入大学,其中4人被 “985” 重点高校录取。以往,村里学子金榜题名后,村民多会大摆酒席庆祝,不仅增加经济负担,还易滋生攀比风气。为弘扬勤俭节约新风,真君村文明实践站主动牵头,以 “简朴、温馨、有内涵” 为原则,策划了这场集体升学礼。
据了解,此次集体升学礼前期,真君村村委会已向全村发出 “以文明新风替代铺张宴请”的倡议,得到了村民的广泛支持与积极响应。不少村民表示,集体升学礼既减轻了经济负担和人情烦恼,又让升学的喜悦更加纯粹,真正实现了 “破陋习、树新风、暖民心”。
入户宣讲 “精准滴灌”。“大操大办看着热闹,实则既花钱又费力,还容易让邻里之间产生攀比;薄养厚葬更是不可取,对老人的孝顺要体现在日常的陪伴与照顾里……” 近日,在弥陀村村民家中,身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正结合身边案例,向村民细致讲解移风易俗的重要意义。这是弥陀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 “移风易俗常宣传,时代新风入人心” 主题入户宣传活动的一幕。
为推动移风易俗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践行”,弥陀村摒弃“大水漫灌” 式宣传,采用“精准入户、分类引导” 的方式,让文明传播更有针对性、更具感染力。针对不同家庭的特点,志愿者还开展了差异化宣讲:面对留守家庭,志愿者重点分享孝老爱亲的感人故事,用榜样力量培育孩子的文明意识,不少孩子听完后纷纷表示 “要从自己做起,讲文明、懂礼貌,争当移风易俗的践行者”;对于有高考学子的家庭,志愿者则耐心劝导家长 “以简朴方式表达喜悦”,详细解读大操大办的弊端,鼓励家长通过家庭聚餐、集体祝福等简约形式传递心意,避免盲目攀比。
文明实践“常态长效”。长林村将文明实践与网格治理深度融合,构建起常态化的文明乡风培育体系,依托网格开展 “防溺水宣讲进校园” 等3场文明实践活动。志愿者用动画片、情景剧等趣味形式,将枯燥的安全知识讲得生动易懂,让孩子们深刻理解生命安全的意义;在温情服务上,每逢佳节,网格员便组织志愿者为孤寡老人送生活物资、打扫房屋、修剪指甲,让老人感受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温暖;在道德培育上,农闲时的道德讲堂从不缺席,身边好人的故事被反复讲述,“孝老爱亲”“诚实守信”的理念在潜移默化中融入村民生活;在文化滋养上,4 场文化下乡演出让村民在家门口过足瘾,黄梅戏的婉转唱腔里,唱出了乡村生活的甜蜜与幸福。
“每周四整洁太湖” 行动,长林村网格员带头拿起扫帚,村民们纷纷响应,从自家小院到公共巷道,齐心协力让村子焕新颜。如今的长林村,柴草堆码整齐、墙壁彩绘透着乡土气息,傍晚的文化广场上,广场舞旋律洋溢着文明活力,村民言行间更显文明底蕴。
三个乡村虽路径不同,却共同指向 “培育文明乡风、推进移风易俗” 的目标。这些实践不仅减轻了村民负担、提升了乡村颜值,更重塑了乡村的精神风貌。(宋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