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畈乡坚持以农家书屋为载体,通过资源整合、功能拓展和服务创新,将书屋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文化引擎,探索出一条富有特色的乡村阅读推广新路径。
盘活阵地资源,推动书屋“活”起来
通过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员活动室等场所资源,实现农家书屋与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建立“群众点单、书屋下单”的图书采购机制,精准配置农业技术、儿童文学等各类书籍3000余册。同时配备专职管理员,制定开放管理办法,确保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0小时。
拓展服务功能,推动书屋“热”起来
创新开展“4点半课堂”服务,为留守儿童提供课后辅导。组织开展“乡村振兴读书会”“农业技术培训”等主题活动,邀请农技专家、致富能手现场授课。打造“红色书屋”专区,结合本地红色资源,定期开展红色故事分享会,让书屋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阵地。
培育阅读风尚,推动书屋“火”起来
实施“书屋+”运营模式,与学校、企业合作开展“亲子阅读”“书香企业”等活动。培育“乡村领读人”队伍,吸纳教师、乡贤等志愿者开展阅读推广。创新推出“阅读小标兵”,激发孩童阅读兴趣,评比阅读小达人,年均服务群众超5000人次。
目前,全乡已建成标准化农家书屋7个,开展各类阅读活动200余场,惠及群众1.2万人次。下一步,刘畈乡将继续深化农家书屋建设,让书香飘进千家万户,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文化动力。(徐 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