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庄村新改造的文化活动中心内,悠扬的戏曲唱段如溪流般流淌而出,与窗外热烈的蝉鸣交织。一位满头银发的老者微闭双目,手指在膝上轻轻敲着节拍,神情沉醉;身旁的孩童虽懵懂,却也学着哼唱几句,稚嫩的声音在空气中跳跃。这方小小的天地,正以戏曲为媒,在南庄村的炎炎夏日中构筑起一片清凉而丰饶的文化绿洲。
南庄村“两委”始终视文化滋养为村庄建设的灵魂。随着老年教学点学员人数持续攀升,原有场地如窄小的容器,已难承载奔涌的学习热情。为回应村民的热切期盼,村“两委”决定将闲置会议室改造为文化活动中心,赋予其新的功能与活力。空间布局经科学规划,崭新的桌椅齐备,并特别添置空调、风扇等设施,为村民打造出一个功能完善、清凉舒适的公共文化栖息地。这处空间的焕新,不仅是硬件的升级,更是村“两委”倾心守护村民精神家园的无声誓言与务实之举。
活动中心一启用,便如磁石般凝聚起全村的热忱。其中,戏曲学习班尤称耀眼明珠。每逢开课日,中心内座无虚席。白发苍苍的老人们齐聚一堂,在专业老师引领下,一招一式、一腔一调皆细细拿捏,用心揣摩。从基础身段到经典唱段,丝竹管弦之声日渐纯熟,抑扬顿挫的唱腔愈显韵味悠长。那婉转的曲调,不仅拂去了炎炎暑热,更织就了他们珍贵的精神寄托与身份认同。“在这儿,精神头足了,日子也焕出滋味了!”村民老李质朴的话语,如清泉般流淌出真实的满足与欢欣。
在“守护一夏”的温情主题下,活动中心的功能已悄然溢出戏曲的边界。孩子们在此描画、阅读,暑期安全知识讲座则如汩汩清泉,为幼小的心灵注入防护的智慧。中心日益成为村民闲暇时光最愿栖身的“文化客厅”,不同年龄层的笑语欢声在此交织共鸣。村支书伫立门前,凝视屋内其乐融融的景象,目光笃定,“这活动中心,就是咱村的文化‘灯塔’!灯火长明,村民的心就暖着、聚着。未来,我们要让这灯火更明,照得更远,让南庄村的文化土壤愈加深厚。”
昔日的会议室已蝶变为一方承载着欢歌笑语的文化绿洲。南庄村以传统戏曲为引线,点燃了村民心中对美好生活的热望。当老人们的婉转唱腔融入夏风,当孩子们的清脆笑声萦绕绿荫,这座村庄正以最蓬勃的姿态昭示:文化之根深扎的土壤,正是社区精神凝聚的原点,亦是抵御时代浮躁的坚实堤岸。(宋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