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近年来,百里镇充分发挥生态和地理优势,培育农文旅体融合新模式、新业态,积极探索从产业、文化、人才等多个层面引爆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
党建+产业,带动乡村业态发展。坚持党建引领与乡村振兴同频,基层党建与产业发展共振,通过推行“党建+合作社+农户”“党建+龙头企业+农户”“党建+产业振兴”等新举措,发展大别山小黄牛、大棚菌菇、清水龙虾、稻花鳖、茶叶等特色产业,结合农民丰收节,使农业新产业促进村集体和农民增收,实现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党建+文化,带动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通过“搭载体、建平台、促融合”等措施,围绕“服务立心 实践笃行”原则,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抓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抓好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文化阵地建设与优化,开设移风易俗、传承好家风、讲文明树新风等专题专栏,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现代化,以高质量党建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提质增效。
党建+人才,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人才兴则事业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多层次人才的支撑,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结合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开展“举旗帜送理论”宣讲,并结合本地“土秀才”“田专家”实操讲解,提高农户种植管理技术。通过“安庆市人才管家”系统,内搭平台外联老乡,利用节假日返乡高峰期开展人才交流会,邀请“本土”乡贤、“离土”乡贤和“外来”乡贤座谈,真正让人才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撑。
党建+项目,带动基础设施提升。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总体思路,积极推进“党建+项目”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项目谋划、项目攻坚、项目服务中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书记项目”、“书记领办事项”、“第一书记领办事项”“书记擂台比武”推动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程妃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