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 安徽文明网群 / 安庆文明网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乡镇传真
党建引领:建立“大党委”新模式 开创社区治理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0-09-09

近年来,东园社区以党建为抓手,以服务为重点,在加强党建引领、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有效激发了基层治理活力,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形成了基层党建工作和基层治理统筹兼顾、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新格局。社区先后获评安徽省家庭发展服务中心示范单位、第五届安徽省“文明社区”,安庆市“科普示范社区”,全县“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文明创建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社区以“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为原则,以“培养健康的社区精神”为目标,注重社区运行机制的完善和服务的提升,在社区运行方面实行“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辖区单位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小区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运行机制。

健全社区党建工作机制

为适应社区发展需要,发挥党组织在推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领导作用,东园社区党支部立足实际,大胆探索,构建了“居民议事、支部决策、共驻共建、全员参与”的党建工作机制,形成了“党员争先锋,人人挣积分,户户争最美”的良好氛围,有效发挥了党组织的领导作用。

一是成立大党委。社区按照“区域统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原则,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优化组织设置、完善管理体制、明确职责任务、规范工作机制、落实保障措施,有效提升社区网格化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增强社区党组织社区治理、文明创建等各项事务中的领导、统筹和协调功能,全面形成了党的建设到网格、工作部署到网格、检查走访到网格、治安防控到网格、化解矛盾到网格、便民服务到网格的工作格局。社区成立党委、支部建在小区,党员在社区治理中作表率,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

二是积极推动居民议事。为提升居民对社区工作的热情,东园社区坚持便民服务,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重要标准,创建了“居民议事厅”、“党员议事会”,不定期地召开议事会,就发生在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发表意见、进行讨论,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围绕“如何使东园社区环境更加整洁优美、建立业主委员会、创建平安社区”等方面进行的专题议事,不仅教育了居民,扩大了共识,而且推动了一些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

三是创新工作机制。为有效整合社区各类党建资源,探索“组织联建、党员联管、实事联办、优势互补、资源互享、发展互促”的三联三互共建机制,社区党支部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积极开展驻区单位共驻共建活动,共建单位在财力、物力和场地上积极支援社区,如为社区免费提供党员活动场所、赞助党建活动经费,驻区单位与社区党支部、驻区单位党员与社区党员“双结对”,形成共建事直经常座谈、共建困难经常商量、共建事项协助参与的良性发展局面,使社区党建资源在整合中发挥了最大效益。特别是在此次战“疫”大考中,共建单位与社区党组织一体联动、楼栋党小组精准对接,集结广大党员协同作战,组建各类党员突击队、服务队、先锋队等30余个,构筑起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的严密防线。

强化党员分类管理

东园社区党支部通过发布公告、上门走访等形式对区内的党员进行摸排登记,将党员按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等分三个支部不同类别造册,科学分析党员队伍现状,分别研究强化管理措施,发挥党组织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对在职党员,实现科学化管理。围绕创先争优活动,探索如向在工作生活中争当表率的问题,健全党员服务承诺公示制度、量化考核制度、动态监控制度,同时,按照县委组织部《关于机关在职党员进社区》文件要求,做好机关党员在社区活动的登记、反馈工作,推动机关党员与社区党员的结对互帮、共建家园。

二是对离退休党员,实施“余热工程”。一方面,围绕如何发挥余热的主题,根据老年党员的特长、思想状态和身体状况,,鼓励他们在养生医疗、法律援助、治安巡逻等方面发挥余热,服务群众。另一方面,结合社区实际推行“关怀行动”,由党组织通过家访、问候和敬送“党员政治生日贺卡、送学上门”等方式,关心党员的生活需求。

三是对下岗失业党员,坚持以服代管。一是从生活上关心,建立了在职党员与下岗失业流动党员结对子帮扶制度,采取定期走访慰问等方式为他们排忧解难。二是在就业上帮助,把下岗失业流动党员的再就业作为社区党组织的重要工作,对下岗失业流动党员实行就业信息优先传递、就业培训优先安排、就业岗位优先提供。

四是对流动党员,创新载体抓“四个一”。由于工作不稳定,一些党员组织关系挂在社区,但不能经常参加组织生活,社区党支部坚持流动党员与其他党员同数育、同服务、同管理,探索了“一条短信、一张卡片、一份台帐、一个站点”的流动党员管理模式,积极和流动党员保持联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陈蓓蓓   程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