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界岭村始终锚定“党建强基、治理提质”核心目标,将党组织优势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各环节,持续把组织力转化为治理效能与发展动能的不懈实践。

以组织体系为依托,构建 “村党总支部 — 网格党小组 — 党员中心户”三级治理架构,将治理资源下沉至 “神经末梢”,实现服务精准触达。全村科学划分 8 个基础网格,由村干部或骨干党员担任网格长,每人联系 30—50 户村民,形成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的治理网络。网格员身兼信息采集、政策宣传、矛盾调解、便民服务等多重职责,2024 年以来累计走访群众 100 余次,收集处理各类诉求 136 件,化解矛盾纠纷 29 起,切实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为提升网格治理效能,村党总支部建立 “季度培训、周例会、月总结” 机制,围绕政策解读、沟通技巧、应急处理等内容开展专项培训,持续优化网格服务质量,让治理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角落。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界岭村将服务群众作为党建与治理融合的落脚点,搭建起党群 “连心桥”,不断提升村民获得感与参与感。在民意收集环节,构建 “线上 + 线下” 双平台,通过村民微信群、“板凳会”“党群议事会” 等渠道广纳民智,2025 年共征集意见建议 83 条,其中 70% 以上聚焦道路硬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重点;在实事办理环节,建立 “为民服务清单” 制度,明确责任人与完成时限,推动 15 项民生实事落地见效;在便民服务环节,党群服务中心推行 “一站式” 办理与 “代办制”,今年以来累计为群众代办养老认证、医保缴费等事项 1600 余件,为老弱病残群体提供上门服务 89 次,真正打通服务群众 “最后一米”,让党建成果实实在在惠及村民。

以党建引领文明乡风建设,界岭村着力培育乡村 “和谐新风”,为基层治理注入软实力。在移风易俗方面,全村党员带头签订《文明节俭操办婚丧事宜承诺书》,主动抵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陋习,2025 年共简办红白事 37 场,节约开支约 30 万元,以党员示范带动村民观念转变;在文化赋能方面,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阵地,全年开展 “送戏下乡”、道德讲堂、全民阅读等活动 18 场,参与群众逾 1500 人次,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在典型选树方面,常态化开展 “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 等评选活动,三年来评选先进典型 12 人,以榜样力量激发村民践行文明、参与治理的内生动力,让和谐乡风浸润乡村肌理。

在党建引领下,界岭村更以创新实践激活治理动能,探索共建共治共享新路径。针对人居环境整村推进、界岭圩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花屋河河道治理三大项目,创新实施 “以工代赈” 模式,动员千余名村民(其中脱贫户 328 人)参与工程建设,既高质量完成基础设施升级,又让村民在参与中增收致富、增强主人翁意识。
如今的界岭村,已形成 “党建强、治理优、乡风淳、群众乐” 的善治格局。党总支部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 “党建 + 治理” 融合模式,积极探索数字治理、积分制管理等创新机制,持续把党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建设更和谐、更美丽、更富裕的界岭村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