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乡风是魂。近年来,江塘乡以培育文明乡风为抓手,从"建阵地、强队伍、破旧俗、优服务"四个方面精准发力,让文明新风浸润乡村,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阵地"活"起来,村民有了"好去处"。走进江塘乡,各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已成为村民茶余饭后的"精神驿站"。这些实践站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现有资源进行升级改造,功能齐全。
春节写春联、端午包粽子、农闲时看露天电影、开趣味运动会……一系列"我们的节日"活动常态化开展。今年以来,全乡已举办各类文化惠民活动30余场,吸引千余名群众参与,真正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丰富的文化大餐。
队伍"强"起来,理论宣讲"接地气"。乡党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组建了一支由党员干部、乡贤能人、返乡大学生组成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他们是政策宣讲的"传声筒",更是文明新风的"播种人"。
"理论+故事"、"宣讲+互动"是他们的拿手好戏。用一口地道的方言土语,把党的好政策、文明新观念送到田间地头、百姓家中。今年累计开展各类宣讲20余场,线上推送学习资料500余次,让文明理念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旧俗"破"起来,文明新风"树起来"。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曾是不少村民的"心头累"。该乡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的作用,明确"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的原则,对酒席标准做出详细规定。
创新推出"积分制",激发村民内生动力。在大塘村的"公德超市",村民通过参与志愿服务、维护环境卫生、践行文明新风等行为积累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还能参与"文明家庭"评选。这一举措让村民切实感受到"文明有实惠、新风有荣誉"。
服务"暖"起来,全民参与"掀热潮"。文明实践,最终要落到为民服务上。江塘乡11个村均成立志愿服务队,围绕群众需求开展多样化服务:清理河道垃圾、设立"护学岗"、入户反诈宣传、为老人体检……
"长寿之乡我行动"等特色志愿服务品牌深受欢迎。今年以来,全乡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余场,参与志愿者超600人次,惠及群众2000余人次。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良好风尚在江塘乡蔚然成风。
如今的江塘乡,环境更美了,人心更齐了,干劲更足了。江塘乡正以文明乡风为笔,绘就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余绍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