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 安徽文明网群 / 安庆文明网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宣传在线 / 扫黄打非
百里镇:“扫黄打非” 筑牢基层文化安全屏障
发布时间:2025-08-14

乡镇作为“扫黄打非”工作的前沿阵地,直接关系到农村文化环境的净化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近年来,百里镇结合基层实际,通过“精准排查、联动共治、广泛宣传”三措并举,扎实推进“扫黄打非”工作落地见效。

聚焦重点场所,织密排查防控网

紧扣农村文化市场特点,聚焦群众身边的风险点。一是组织执法人员和志愿者对辖区内文具店、书店等进行常态化巡查,严查盗版教辅资料、非法出版物、淫秽色情光盘等,从源头阻断非法文化产品流入农村。二是针对中小学周边的文具店、小超市,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打击销售含有低俗、暴力内容的儿童读物、玩具等商品,为青少年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三是联合村委会、网格员对农村地区的家庭宽带用户、短视频使用群体进行引导,提醒群众警惕网络淫秽色情、虚假信息等有害内容,发现违规账号及时举报。

联动基层力量,构建共治新格局

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优势,凝聚“扫黄打非”工作合力。一是在各村(居)设立“扫黄打非”工作站,由村干部、党员志愿者担任联络员,负责日常巡查、线索收集和政策宣传,实现“村村有站点、户户有监督”。二是加强与县级文化执法、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的衔接,对排查中发现的重大线索及时上报,形成“乡镇吹哨、部门报到”的快速响应机制,确保违法违规行为快速处置。三是通过村务公开栏、村民微信群公布举报电话和奖励办法,鼓励群众主动举报非法出版物销售、淫秽色情内容传播等行为,让“扫黄打非”成为全民参与的民生工程。

强化宣传引导,筑牢思想防线

通过接地气的宣传方式,提升群众对“扫黄打非”的知晓率和参与度。一是利用乡村大舞台、宣传栏、横幅等载体,张贴宣传海报、发放手册;结合“文化下乡”“法治宣传日”等活动,开展“扫黄打非”知识讲座、有奖问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非法文化的危害。二是通过镇微信公众号、村微信群推送“扫黄打非”典型案例、科普短视频,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非法文化产品。三是联合学校开展“扫黄打非”主题班会、手抄报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盗版、低俗内容的辨别能力和抵制意识,让“护苗”行动走进课堂。

下一步,百里镇将继续通过筑牢基层防线、凝聚群众力量,持续净化农村文化市场,让健康向上的文化滋养乡村,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动力。(汪 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