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年年暑期防溺水宣传的“老课题”,传统“大人讲、孩子听”的入户模式,效果常打折扣。如何让安全知识入脑入心?真君村今年让穿红马甲的“小身影”走在了入户队伍前列——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和同龄人熟悉的语言,让防溺水知识真正流淌进了儿童心田。
村两委依托村文明实践站开办的暑假托管班,精心培育了一批特殊的“安全种子”——防溺水小宣传员。这些孩子经过托管班系统传授的防溺水知识,以童稚的视角掌握了防溺水的关键要点。
当走进一户户农家时,小宣传员们成为真正的主角。她们用同龄人的语言和方式,把托管班学到的知识转化为“童言童语”,开展了一场场“孩子讲给孩子听”的交流。面对面的沟通里,没有居高临下的训诫,只有同伴间真挚的分享与提醒。一位小宣传员在交流后认真地说:“我们这样讲,小伙伴们听得更认真,都愿意牢牢记住。”这种“小手拉小手”的方式,巧妙激活了同伴教育的力量。孩子们在熟悉的交流方式中卸下心防,防溺水知识在平等对话中悄然内化,构筑起一道更为坚实的生命防线。
真君村让儿童成为安全教育的主角,在用“童声”传递“童识”的过程中,为乡村孩子安全度夏点亮了一盏特别的灯。此举不仅化解了单向宣传的隔阂,更在儿童心中播下了互助与担当的种子——小小宣传员们以稚嫩的肩膀,担起了守护同伴安全的重任。(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