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里镇大竹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就像一块磁石,吸引着村民们常来常往。这里有政策宣讲的 “大课堂”,有志愿服务的 “暖心站”,有文化活动的 “欢乐场”,还有技能培训的 “加油站”。这个扎根乡土的文明阵地,正以多元功能激活乡村活力,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能量站”。
政策宣讲“冒热气”,党的声音传万家。“以前听政策总觉得遥远抽象,很多都听不懂,现在宣讲员用我们老百姓自己的话说政策,一下子就明白了。”村民李大叔说道。大竹村文明实践站组建了由党员干部、退休教师、乡贤能人等组成的宣讲队伍,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将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传递给每一位村民。无论是惠民政策解读,还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宣传,都在村民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今年来,实践站围绕土地流转、移风易俗、乡村振兴等主题,开展宣讲活动20余场,覆盖村民1000余人次,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互动,让党的声音带着“泥土气”走进家家户户,也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信心。
志愿服务“接地气”,点滴行动暖人心。“李大妈,你的养老保险认证快到期,我们上门来协助您认证一下,以免养老补贴停发”“王大妈,现在孩子放暑假了,你家又住在水塘边,一定要看好孩子,预防溺水事故发生啊”……在大竹村,哪里有需要,哪里就能看到志愿者的身影。文明实践站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成立了应急救援、关爱孤寡老人、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调解等多支志愿服务队伍,为村民提供全方位的贴心服务。
据统计,大竹村自2024年以来志愿者们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90余次,参与人数达到800余人次,解决了村民生产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成为乡村治理中最温暖的 “底色”。
文化活动“聚人气”,乡风文明树新风。傍晚的文化广场,广场舞队伍的音乐准时响起,村民们踩着节拍翩翩起舞;旁边的农家书屋里,孩子们围坐读书,老人们翻看报纸…… 文明实践站让乡村文化生活 “活” 了起来。文明实践站充分利用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阵地,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如戏曲表演、广场舞比赛、读书分享会、公益电影播放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让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
今年来,实践站共举办文化活动3场,吸引了600余名村民参与。文明新风在欢声笑语中浸润人心。
技能培训“长志气”,增收致富添动力。为提高村民的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文明实践站积极与相关部门和机构合作,开展各类实用技能培训。从种植养殖技术到农产品销售、家政服务,培训内容丰富多样,贴合村民的实际需求。通过邀请专业讲师授课、现场示范操作等方式,让村民真正学到实用技能。
为了让培训成果落地,实践站还设置了农产品展示台,帮助村民对接销路,助力农民增收致富。今年来组织开展技能培训2次,文明实践站成为村民致富路上的“加油站”。
从政策传递到民生服务,从文化滋养到技能赋能,大竹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用点点滴滴的努力,让乡村更有温度、发展更有活力。这个小小的乡村阵地,正以实实在在的“大功能”,托起村民们的“幸福梦”,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李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