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到,五毒跑,艾草香囊随身绕”,当这份传统的节日记忆与六一儿童节的欢歌相遇,天华镇朱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化身温情纽带,以传统手工艺为媒,架起老幼之间的暖心桥梁。6月1日,"艾韵传童心 香囊寄安康"主题活动温馨启幕,孩子们以亲手制作的艾草香囊与捶具,为留守老人送去饱含爱意的节日礼物,让文明新风在代际传递中悄然生长。
活动伊始,志愿者将历史故事与实物展示巧妙融合,为孩子们打开端午的文化长卷。从屈原投江的爱国情怀,到艾草驱邪、香囊祈福的千年习俗,再到艾草捶疏通经络的中医智慧。孩子们听得入神,不时轻抚桌上的艾草感叹:"原来小小艾草藏着这么多故事!"生动的讲解,让传统文化不再是课本上的文字,而是可触可感的鲜活记忆。
转眼间,实践站变身为传统手工艺坊。在志愿者手把手的指导下,孩子们专注投入制作。裁布、盘扣、填药、缀穗,一枚枚香囊在稚嫩的指尖成型;束草、裹布、缠线,一柄柄艾草捶渐露雏形。7岁的甜甜专注地调整丝线:"奶奶膝盖总疼,我要把捶子缠得结结实实的。"专注的眉眼与翻飞的丝线,让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绽放出别样光彩。
两个小时后,20余件承载着童真与孝心的手工艺品诞生,孩子们组成"爱心小使者"走村入户。"刘奶奶,用这个捶捶肩膀会舒服些!"孩子们清脆的叮嘱声与老人们欣慰的笑声交织在一起,为朱河村增添了融融暖意。
作为“一老一小”群体占比超六成的留守村落,朱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精准聚焦需求,将传统节日转化为常态化关爱行动。此次创新推出"童制赠老"模式,既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深刻领悟传统文化精髓,也为留守老人送去情感的慰藉,实现代际间的双向奔赴。接下来,朱河村将持续深耕传统文化这片沃土,不断创新关爱服务形式,让尊老爱幼的美德在乡土间代代相传,让文明乡风如春风化雨般浸润每一位村民的心田。(朱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