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浪潮中,刘畈乡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多维度发力,积极探索志愿服务新模式,为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文明实践之路。
党建引领,筑牢志愿服务思想根基。刘畈乡党委将党建工作与志愿服务深度融合,把理论学习作为提升志愿者思想意识的重要抓手。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组织党员志愿者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引导他们深刻领悟志愿服务的精神内核与责任担当。在实际行动中,党员志愿者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乡村环境整治行动中,党员带头认领卫生死角,清理陈年垃圾,整治河道淤泥,以实际行动带动周边群众积极参与,形成“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上”的良好氛围,让党建红成为志愿服务最鲜明的底色。
文化赋能,丰富村民精神文明生活。刘畈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充分发挥文化阵地作用,精心策划并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满足村民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从传统节日里热闹非凡的民俗表演,到现代艺术普及讲座;从红色文化主题宣讲,到实用科技知识培训,活动形式丰富多样。非遗手工艺现场展示、特色农产品展销与精彩的文艺演出相互交融,村民们既能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又能参与乡村特色产业的推广中,极大地增强了村民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以文化凝聚人心,赋能基层治理。
精准服务,解决村民实际生活需求。刘畈乡立足村民实际需求,组建多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开展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的志愿服务活动。防火安全志愿服务队定期深入山林和村落,组织防火演练,普及防火知识;采茶季期间,交通安全志愿服务队在山间道路关键路段疏导交通,保障茶农和运输车辆安全通行,为茶叶采摘和运输工作保驾护航;茶叶技术培训志愿服务队邀请行业专家,为茶农传授茶叶种植、采摘、加工等全流程技术知识,帮助茶农提升茶叶品质和产量,增加经济收入;防溺水宣传志愿服务队在夏季深入各村,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讲座、播放警示片等方式,提高村民尤其是青少年的防溺水安全意识,并定期巡查水域,设置警示标志;邻里纠纷调解志愿服务队积极发挥调解作用,今年已成功化解20余起矛盾纠纷,维护了乡村和谐稳定。
强化宣传,营造全民参与浓厚氛围。刘畈乡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宣传工作,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和典型事迹。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发布志愿服务活动动态、感人故事,吸引年轻群体关注;线下通过宣传栏、广播、入户宣传等方式,让更多村民了解志愿服务的意义和价值。不少村民主动报名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形成了“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壮大了志愿服务力量。
区域联动,整合资源扩大服务影响力。刘畈乡积极加强与周边乡镇、社会组织的合作交流,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志愿服务强大合力。与邻近乡镇联合开展跨区域防火巡查、文化交流活动,共享志愿服务经验和资源;引入专业社会组织,为志愿服务队伍提供专业培训和指导,提升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通过区域联动,不仅扩大了志愿服务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还为刘畈乡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下一步,刘畈乡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推动党员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同时加强志愿服务队伍的专业化培训,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在文化赋能方面,计划挖掘更多本土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品牌。在服务创新上,将进一步优化数字化平台功能,探索“志愿服务+电商”“志愿服务+文旅”等新模式,推动志愿服务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此外,刘畈乡还将深化区域合作,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志愿服务交流活动,借鉴先进经验,不断完善志愿服务体系,让文明实践之花在刘畈乡绚丽绽放,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大力量。(徐 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