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的整治点是汤湾河李湾组河段,请大家穿好雨靴,带上垃圾桶、火钳、铁锹以及割草刀等工具,准备出发......”志愿活动开始前,工作人员有条不紊的说道。
每周四的“整洁太湖”行动,已经成为了百里镇大竹村文明创建工作的必修课。每到这天,志愿者们都不约而同的穿好了志愿者服装,带上了工具,等待村分管人员的工作安排。然而这只是大竹村文明创建工作的一个缩影。
为推进文明创建工作走深走实,近年来,百里镇大竹村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问题为导向,以“绣花”功夫推进文明创建各项工作,多措并举抓整治,持续刷新人居环境“颜值”,不断擦亮辖区幸福文明底色,谱写出乡村发展的新篇章。
把握“精治”与“共治”。大竹村通过抓规划、抓质量、抓技术、抓宣传、抓管护,以“一户一策”补助资金,推进户厕改造升级,全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8%。建立起“户收集、镇清运、区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逐步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全覆盖。全村垃圾桶覆盖率达100%。
同时,加强村庄美化、绿化、亮化建设,聚焦屋边、路边、田边、水边以及山体、水体裸露垃圾和乱堆乱放等“顽疾”,以“整洁太湖”行动为抓手,通过“集中清理+长效维护”靶向治理。
并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信用超市”积分兑换中,对主动参加公共区域清理、落实好门前三包的农户,以“表现换积分、积分兑奖励”的形式增强群众护环境、守公德、美家园的意识,以“小积分”兑出“大文明”,让“小奖励”推动“大管理”,激励村民共同参与到美丽家园建设中来。
兼顾“常态”与“内在”。迎着初春的骄阳,走进百里镇大竹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道路、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精致特色的彩色墙绘,河流蜿蜒清澈,四周山林环绕、产业兴旺,民风淳朴,这是和美乡村建设最实际的成效。
为确保整治成果得到长期保持,大竹村坚持在资金、力量整合上同向发力。统筹项目资金和专项资金,将产业、服务、文化、环境等有机融合,以点带面推动乡村增“颜”提“质”。并以“市场服务为主、公益性岗位为辅、志愿队伍补充”整合人力,通过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定标准的方式将网格长、网格员、公益性岗位人员、志愿者及党员干部等对应覆盖到网格,实现“格中有人、人人有责”。
大竹村现配备专职保洁人员2名,开发公益性岗位12个,组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巾帼志愿者服务队、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队3支志愿团队,稳定志愿者已达到50名,定期定点组织开展文明创建宣传和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巩固了文明创建成果,也为群众营造更加良好的生活环境。
同时常态化开展最美庭院、卫生示范户、最美志愿等评选活动,让群众自己当评委,学有对象、看有标杆,形成典型示范效应,逐步推动“外在美”迈向“人文美”。
文明创建是一项长期工程,更是一项民心工程。“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坚持党建为引领,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依托,从‘细’处着手、‘实’处用力,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推动文明创建工作提质增效,让村民真正成为文明新风的倡导者、参与者、受益者!”大竹村党支部书记表示。(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