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 安徽文明网群 / 安庆文明网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乡镇传真
百里镇:感受非遗魅力 传承经典文化
发布时间:2025-01-27

近日,为喜迎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的到来,为让儿童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与保护意识,百里镇关工委联合百里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依托柳青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共同开展“感受非遗魅力,传承经典文化”春节志愿活动。

笔墨间传递祝福。春联是春节的象征之一,它以简洁的文字表达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在活动现场,老教师为孩子们准备了笔墨纸砚,耐心地讲解春联的书写技巧和文化内涵。孩子们认真地听着,不时地点头表示理解。随后,他们拿起毛笔,蘸上墨汁,开始在红纸上书写春联。他们书写着“福”字,书写着对新年的期待,书写着对家人的祝福。当一幅幅春联完成时,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这些春联不仅是一份份美好的祝愿,更是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尊重。

手上的艺术传承。剪纸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它以简单的工具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千变万化的图案,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活动现场,孩子们围坐在一起,专注地聆听志愿者的讲解。志愿者们一边详细地介绍剪纸的历史和技巧,一边展示精美的剪纸作品,孩子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兴奋的光芒,迫不及待地想要动手尝试。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孩子们拿起剪刀和红纸,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之旅。虽然他们的手法还略显生疏,但每一个小小的剪刀动作都充满了专注与认真。不一会儿,一张张普通的红纸在孩子们的手中逐渐变成了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和吉祥的图案。当孩子们举起自己亲手剪出的作品时,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手工活动,更是非遗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的开始。

点亮节日的温暖。灯笼是节日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象征着光明与希望,为寒冷的冬日带来温暖与喜庆。在“做灯笼”环节中,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开始了灯笼的制作。他们挑选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图案,小心翼翼地将纸张裁剪、折叠、粘贴,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创意与乐趣。随着制作的进行,一个个色彩斑斓、形状各异的灯笼逐渐成形。当他们点亮自己制作的灯笼时,那温暖的光芒不仅照亮了活动现场,也照亮了孩子们的心灵。这盏灯笼不仅承载着孩子们对春节的期待,更传递着传统文化的温暖与力量。

此次寒假关爱儿童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更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了传承与创新。剪纸、做灯笼、写春联,这些看似简单的活动,却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了传统文化的种子。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不仅收获了快乐,更收获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孩子们会将这份文化传承下去,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让我们携手共进,守护孩子们的童年,传承经典文化,让非遗文化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刘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