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走进北中镇花冲村,远远就看到S248省道的一旁矗立的“茶香花冲”标识牌,花冲村获评为安徽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卫生村”和“国家森林乡村”等荣誉称号。
2024年,北中镇花冲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关键领域、把握重点环节、创新工作举措,扎实推进“三融合”和美乡村建设取得成效。
景村融合 乡村“有魅力”
北中镇花冲村依据村情地貌,科学进行规划,重点在治改厕、环境整治、美丽庭院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对上屋、新华、中和、大塘、水口、团结、桐岭等自然村组进行整治,全村改造卫生厕所156户,维修完成212户;栽植“摇钱树”工程苗木1900株;党群服务中心已完成装修,村卫生室、乡村大舞台和花冲茶场茶旅融合文化艺术墙已完工,拓宽改造村级公路5.6公里,环村7.8公里公路——新铺上了沥青路,当家塘治理7口,新建协商亭议事和茶文化亭10座,安装路灯和景观灯240盏,完成245户美丽庭院创建,保护传统村落1处,古树8棵。“和美乡村”建设总投资4000多万元。
如今,一批又一批项目建设工程的竣工,让花冲村“组组有美景,处处有魅力”。特别,花冲村环村公路的扩宽改造,真正让企业落得下来、产品运得出去,城乡融合发展的动力更强劲,一幅村美人和的画卷铺展开来。
村企融合 产业“有潜力”
北中镇花冲村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做大做强“茶香花冲”产业品牌。全村完成1200亩茶园更新改造,花冲茶场外坝水毁修复以及花冲茶场约90米的茶园文化墙项目均已完工;新增夏秋茶加工厂生产线一条,日产干茶3000斤。目前,全村茶园绿茶面积1200亩,与浙江安吉客商合作发展白茶基地600亩,村集体有名优茶、夏秋茶和白茶加工厂3座。为推动“茶旅融合”项目建设,2024年投资550万元,进一步打造“茶叶+旅游”“茶叶+文化”“茶叶+土特产”“茶叶+民宿”一条龙服务,让花冲茶叶通过电商走进省城,夏秋茶出口非洲,为全村茶农增加收入260多万元,直接带动劳动力就业达800余人。如今,花冲茶场被评为“全国第七批有机农产品基地”“安徽省远程教育党员学习示范基地”“长三角乡村振兴固定跟踪观测点”,花冲谷尖获得中国芜湖国际茶博会“银奖”。
在抓好传统茶叶产业的同时,北中镇花冲村大力开展双招双引工作,已引导11名大学生和乡贤回乡创业,培育出各类种植、养殖致富能手9人、农业新青年15人、“土专家”3人,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特别是该村成功把家乡外出的3名优秀大学生吸引回乡创业,创建成立了轩宇能源、展科科技、翔峰锂电等公司,改变了花冲村无工业不富的历史。小小锂电池,释放大能量。轩宇能源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技术企业”和“县规上企业”,企业总产值突破1亿元大关,带动当地群众就业达200余人,为集体经济增加纯收入达68万元。同时,村级合作蛋鸡养殖场1个,生猪定点屠宰场1个,2024年在安徽省农科院帮扶联系下,还发展了茶叶60亩、梨园30亩,种植秋葵和薏仁米80亩。多元产业整合,齐头并举推进,使花冲村2024年集体经济纯收入达到138万元。
北中镇花冲村在生态农业、生态工业、乡村旅游等方面发力,“美丽经济”生机勃勃,前景广阔。
三治融合 治理“有能力”
北中镇花冲村扎实开展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工作,通过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探索了“积分超市”“四事四权”“微积分”“凉亭议事”“堂屋治理”“宗祠学法”等特色乡村治理模式,引导广大群众参与乡村建设和管理。持续开展“文明村镇”“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创建活动,评比表彰“文明家庭”“最美屋场”“好婆婆”“好媳妇”等先进典型。进一步强化村规民约激励约束功能,规范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等群众组织,引领了新风尚,乡村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一花独放不是春,姹紫嫣红春满园。村民住进山水画,茶旅融合谋出路,村企合作鼓腰包,乡风文明皆和谐,这就是“和美乡村”建设带给花冲村的新变化。(吴承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