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 安徽文明网群 / 安庆文明网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县直动态
太湖县:开发红茶助推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2-04-28

“一定要注意发酵的时间4至6个小时,温度要保持30度左右,湿度要达到90%以上。如果湿度不足,茶叶发酵不充分,气味就不够纯净。”4月27日,在寺前镇茶厂,县种植业服务中心茶叶专家、农技推广研究员现场指导茶场负责人红茶制作注意事项,做好相关记录。

寺前镇是“全国茶叶一镇一品专业示范镇”,从事茶叶生产农户有6602户,占总农户数的83%。现有无公害茶园面积达2.3万亩,有大中型茶叶加工厂30个,年产干茶700多吨,产值达1亿元,占全镇农业经济总收入的67%。但是长期以来,该镇只采摘春茶,夏秋茶任其长在枝头,无人问津。为了提高茶园利用率,增加茶农收入,近年来在县农业农村局指导下,着力研制开发红茶。

“红茶属于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属于发酵茶。它是一种经过鲜叶萎凋、揉捻、发酵、烘烤和复焙加工而成的高品质茶叶,在市场上有大量的消费人群。”县农业农村局分管负责人、茶叶专家张正友说,“另外,红茶对茶草的大小、匀度及季节都要求不高。”

“制作红茶只是时间长些,但是效益很可观。”茶厂负责人陈华林说,他算了一笔账,“这个时节的鲜茶草,加工成绿茶也只能卖到80至100元/斤,如果加工成红茶就能卖到200元/斤以上。”

“一般情况下,春茶能采摘一个月左右,而生产红茶后,一年的采摘期拉长两个月左右,采茶农民可多增收9000多元,每亩茶园可增收2000元以上。”寺前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加强培训指导,生产开发普通人都喝得起的优质红茶,这是我们今年实施‘两强一增’行动、助推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张正友说。(李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