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塘乡五一村元西组石家大屋的一方池塘边上,生长着一株古老的香樟树,被人们称之为“英雄树”。
据专家认定,该树树龄为1000年以上,属一级古树。树高16米,胸围780厘米,东西冠幅30米,南北冠幅40米。
仔细观察这株老樟树,有许多惊奇之处。树的主干很粗,5人围抱才能勉强将其抱住。主干有一处很明显的分裂,分裂处形成空洞,树干呈枯状,纹裂分明,凹凸有致,显现出岁月的沧桑。从地面向上2米多的地方出现分叉,向不同方向伸出四根粗树枝。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像一个大写的“丫”字。平坦的地方,一个人躺在上面睡觉也不成问题。自此而上,枝上分枝,纷纷自由旁逸斜出,又逐渐向上攀升,整个树蓬散开来,十分壮观。
这分裂处的空洞里,藏着一个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每每看到它,听说这个故事的过往行人便会肃然起敬。英雄人物叫石光明(1909—1946),字善枝,名义堂,江塘乡太平村东边屋人。祖辈务农,家境贫寒,只读了三年私塾。他身材高大,臂力过人,练有武功,又为人耿直,爱打抱不平,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1938年,石光明参加革命。1940年,被党组织派回太湖县组织地方武装,成立游击队,在太湖、宿松两县边境开展活动。在反日军“扫荡”战争中,他英勇杀敌,被称为“杀敌英雄”。 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8月,任鄂皖边区游击队副大队长。 1946年秋,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鄂皖边区游击区。一次,石光明在江塘乡召开游击队秘密军事会议时,被人告密。太湖县自卫队连夜赶到那里进行围攻。石光明从屋内冲出,跑至石家大屋老樟树一带时,自卫队仍紧追不放。当时的老樟树所在地有一片密林。他进了密林,躲在老樟树后面还击。自卫队向密林里扔出两颗手榴弹,一颗手榴弹在老樟树的树根处爆炸。爆炸前的一瞬间,石光明跳进塘岸下的田垄躲过去了。不幸的是,当年10月,石光明被捕,牺牲时年仅37岁。英雄故去,这棵留下烈士血迹的老樟树却并没有枯死,在短暂的休养生息后,又呈现出勃勃生机,从容地站立在岁月里,看着村民一代代繁衍生息,默默地守护着这一方土地。
今天,老樟树早就成为当地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他们在树下吃饭、乘凉、拉家常……还有不少外乡人追寻着英雄的足迹,到这里赏树、追思。我县诗词爱好者李彩凤作诗曰:铁甲思冯异,虬龙向皓苍。千秋张翠盖,五月散清香。(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