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银山村,仿佛走进了五柳先生笔下的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文化墙绘尽显文明乡风,整洁道路彰显整治成效,村民们谈笑风生,共绘美丽乡村画卷。
从“污水横流”到“水清如镜”
立足实际,大力开展污水治理工作。2018年,银山村建成了一座微动力污水处理收集站,运用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合理设计规划集排污水管路网,成为污水处理的“主力军”。自今年8月中旬以来,该村紧抓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契机,建立完善长效管护机制,要求做到日常检修、及时反馈并做好污水治理管理日志,持续发力。
聚焦杨埠河河道整治工作,要求村民减少在河道盥洗衣物、倾倒污水等污染环境的行为,通过清淤疏浚、漂浮物打捞等措施,彻底解决了河水污浊的问题。据悉,银山村共整治河段长约500米,打捞各类垃圾2.4吨。如今的杨埠河,鱼儿皆若空游无所依,青萍点缀,鹅鸭戏水,一片秀丽风光。
从“制度管束”到“全民自觉”
以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为抓手,开展三年专项行动。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上级政府部门关于人居环境整治的总目标和总要求,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制订了村规民约,成立了村环境垃圾治理理事会。针对垃圾卫生问题,通过村与组、组与户的“三级承诺,三级负责”制分级包保,村统一调度,组负责监管,户自觉清扫。针对维护资金问题,村里每年每户筹集环保费30元,另红、白喜事每户增加40元、20元,组长统一收取,上缴村理事会,此项经费全部用于村环卫工的工资补助和环卫器具配置和维修,明细公示。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证明,村规民约和三级承诺的措施是可行的,效果是可佳的,全村环境从根本上得到了整治。如今,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变,组组新建了健身广场、户户通上了水泥路、家家配置了垃圾桶,村风民风有了显著提升,村民们对村里的荣耀感、自豪感和归属感进一步加强,为乡村振兴奠定良好基础。
从“荒山野岭”到“瓜果满枝”
依托土地流转政策,利用高榜荒田荒地500余亩栽种红心猕猴桃,成立九九生态园猕猴桃基地,使昔日的荒田荒地成为果园,既增加收入,又美化村庄。真正实现了“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从“长效管护”到“美丽乡村”
房前山水绿,屋后瓜果熟,美好的自然田园风光,唯有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才能留住。随着全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有序推进,银山村也着力完善了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
建立信息互通共管机制,村干部轮班巡查,及时发现并反馈问题,迅速解决。增强干群互动,日常化宣传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思想,形成上下联动、人人出力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群众主体作用,确保整治效果。
银山村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稳健步伐、高远眼光,团结群众共建美丽银山村。(李玮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