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 安徽文明网群 / 安庆文明网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乡镇传真
新仓镇花园村:社会治理显真功 产业振兴助发展
发布时间:2020-10-22

新仓镇花园村村两委“一班人”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组织建设,积极探索新时期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让三级网格化管理落地生根展成效;大胆运用农村土地流转的杠杆,盘活农村集体土地资源,用活、用实方针政策,敢闯、敢干,下好发展棋,算好经济帐,做大、做强村级集体产业发展经济链,努力巩固、提高脱贫攻坚成果;以优良的党促作风带民风,全面展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成效,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赢利”助力乡村振兴,努力打造“美丽花园”新生活。

花园村位于新仓镇西南部,由原来的花园村、九姑村合并而成。合界高速、县道小花线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越。全村面积5.9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面积5000亩,基本农田4200亩,林地2181亩,经济作物面积500余亩。全村辖28个村民小组,1099户,总人口4130人。2014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户219户,村党总支部下设4个支部,10个党小组,全村党员186人,村民代表69人,村两委成员6人,扶贫专干1人。村级集体固定资产521万元。

党建引领强治理 分类管理练实招

2015年,新仓镇花园村就贯彻实行“联组成格、三级管理”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建立以镇政府为一级网格,党建指导员任网格长;村两委为二级网格,村两委人员分片担任网格长,党小组长、党员、退休老干部、组长、青壮村民组成三级网格。全村按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妇女;工程建设、交通运输人员;患病人员进行人员分类建档。根据村民职能发挥实行人员设岗,选用有德性、有威望、擅长处理矛盾纠纷的“五老”为网格长,成立矛盾调解组;工程建设、交通运输工作协调组;党员、志愿者防洪抢险、抗旱应急组。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村两委立即启动该村社会治理网络化管理功能,第一时间及时发布排查信息,认真做好人员进出登记、统计工作,掌握人员动态,各网格人员按照预定方案有步骤、有规律落实值班、值守制度,扎实做好防疫期政策法规宣传、防疫消毒等工作。在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及时进行“升级、转隶”为联防长机制,50名网格长以服从上级组织决定和防疫需求,无条件地进行压缩转任联防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志原者第一时间主动冲在防疫第一线,积极践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花园村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是县政法委联系花园村试点工作内容。2016年,县组织了花园村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工作现场会,经验作法向全县174个自然村进行了推广学习。

网格化管理有新招,党建引领出实效。花园村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无邪教示范村”,“安庆市平安村”“太湖县示范村”等荣誉称号。村总支书记吕克文连续被评为“全县优秀村干”“优秀支部书记”。

土地流转展成效  开棋布局抓经济

2016年,新仓镇花园村两委“一班人”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土地复垦后复栽出现闲置、搁荒,不仅经济效益低还未能达到上级工作建设管理要求。“一班人”感到,长此以往下去,不但加重管理压力,还损失经济收成。如何“变废为宝,出经济效益”是花园村两委一班人经常思考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外地考察学习,他们认识到要想让管理出成效,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产业才是硬道路,只有老百姓的口袋“鼓了”,才是村级自治工作最大的成绩。于是他们积极谋划、发动鼓舞本村有意向、有资本的有志创业人参与进来。以时不我待的勇气积极探索“党建+”的新作法,成立由村党总支牵头,25人组成,每人出资5万元的首家百万元级的村级合作社。在充分借用当年土地增减挂政策的前提下,大胆试行土地流转制,租用海湾、阳升等组复垦及耕地300余亩,建设以种植葡萄、瓜果、菠菜花园农庄基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班人”积极谋划,认真组织,严格管理,从完善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到项目建设规划,采取“合作社+农户”入股的方式经营,极大带动贫困户、务工人员参与建设管理,坚持财务公开制,收益分配按股分红。

自2018年开始,地处小(池)花(园)线边的花园村农庄基地采摘季,基地游人如织,四季瓜果飘香。基地内,醉金香、夏黑、巨玫瑰……,一粒粒、一串串色彩各异、美味爽口的葡萄挂满枝头;一个个红里透粉的桃果、火龙果、草莓压弯枝杈;一块块新鲜的蔬菜爆满大棚,吸引四乡八镇的客人前来采摘、品尝,一时间车来车往,络绎不绝,好不热闹。通过4年时间的经营,如今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及餐饮娱乐于一体的花园农庄基地已成功建成收益。据花园村党总支部书记吕克文同志介绍:每年瓜果经营性收入20万元,蔬菜30万元,餐饮30万元以上。

海湾农庄基地成功运行后,花园村两委一班人利用“吃到螃蟹”的成功经验和挖到的“第一桶金”的资源,再次扬帆远航,聘请专业设计部门对以村部为中心的建设土地资源进行规划,集体流转到村,积极谋划、推进、实施新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把推动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党建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不断总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经验,积极推广“党支部+村级集体+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大力开展脱贫攻坚为主线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速度,以入股承包的方式承包九姑畈耕地千余亩,建成以村址为中心的 “花菇绿艺”、“智慧小菜园”、水稻种植等具有农业特色的葡萄30亩,草莓40亩,火龙果8亩,李子10亩,桑葚10亩,大棚蔬菜40亩养基地,形成规模化村级集体经济产业链,不断扩展和延伸村级集体产业建设宽度与长度。

2020年新增特色种植面积130亩,投资188万元,自筹资金55万元,申请财政扶贫资金133万元。

一个个大棚蔬菜、生态桃园、生活农庄,集旅游、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应运而生。下活了经济发展这盘棋,算好帐,让当地的老百姓腰包鼓了,笑容多了,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和提高。

经济赢利助振兴 治理实效显真功

2019年花园村村级集体纯收入32.3万元,为脱贫攻坚助力,带动贫困户个人收益 10.8万元,支付贫困户及农户务工费用30多万元,花园村两委一班人及时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赢利”及时投入乡村人居环境改善与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农民主体,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循序渐进,注重长效,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原则,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努力打造美丽宜居花园。

2018年整合资金400余万元,建成市级美好乡村示范点1个,组织实施道路硬化,安全饮水,村庄绿色化亮化,垃圾污水处理,村容风貌整治、人畜饮水工程、农网改造、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等工程。

2019年投入30多万村集体经济发展节余资金,加大对水库溢洪道和16处当家塘进行治理、安排贫困户人员从事公益性岗位,达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规模化畜禽养殖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比例达8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美好乡村中心村的生活污水设施设计全覆盖。升级刘岭中心点为市级美好乡村建设点,完成道路硬化、沟渠水系改造、管网配套建设、广场、改水、改厕等项目,完工率达80%。

常态化的治理机制带动了民风、政风发展,更大地融洽了干群关系,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支持的积极,自觉除陋习,倡新风,弘扬社会正能量。阳升组村民汪本强2020年个人斥资236900元为花园村5个组安装路灯103盏;在疫情防控物资紧缺时期,专门托人购买1000只口罩捐资给一线工作人员,并捐赠抗疫钱款3万元。

新时代、新气象,新使命、新的征程!花园村村两委一班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真抓实干村集体集体经济发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奔小康,助力乡村振兴,阔步前进,努力打造“美丽花园”新生活而不懈努力。(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