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林村位于弥陀镇西南,为太湖、宿松、蕲春三县之交汇点,因铁林寨而得名,山场面积1.08万亩,可耕地面积967亩;全村17个村民小组,586户,211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82户589人,贫困发生率较高,加上村集体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基础比较薄弱,从而导致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村两委经深入研究之后决定,结合村情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产业。近六年来,通过各级政府的精准帮扶和产业资金的大力支持,在村两委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共同努力下,铁林村的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村集体经济收入稳步增长。
因地制宜建光伏,绿色能源变成金。经实地考察调研,铁林村地理位置优越、空气透明度高,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丰富。2016年5月份,铁林村两委及驻村扶贫工作队,因地制宜,抢抓机遇,充分利用国家产业扶贫政策、资金和帮扶单位县委党校的帮扶资金,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共计投入资金48.65万元,建成村级光伏发电站60千瓦,于当年9月并网发电,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形成每年5万元的收益。不仅为十多名贫困户提供了公益性岗位就业,还带动了100多户贫困户收入稳定增收。光伏发电站成为了铁林村首个支柱性产业,同时创造了村集体经济的第一笔收入。
铁林寨上猕猴桃,群众纷纷得红包。2017年,经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反复商讨研究,决定投入产业扶贫资金25万元到太湖县鑫芳源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高品质的红心猕猴桃,该合作社猕猴桃种植面积已达300亩,规模发展潜力较好,协议约定,该合作社每年最低向铁林村交2.5万元,作为村集体收益分红。据该合作社负责人讲述,预计2020年产量达到一万余斤,9月中旬就可以采摘销售了,收入将达到20余万元。同时吸纳了二十多名贫困户劳动力常年在基地务工,解决了村里30多名贫困户的就地就业的问题,让贫困户人均增收5000元左右。
合作种下绿茶苗,齐心点亮致富梦。2018年上半年,上级安排到村产业扶贫资金40万元,帮扶单位县委党校每年4万元补助资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成员一道,经过认真研究以及外出考察学习,认为铁林村境内山高林茂,有悠久的茶叶种植传统,决定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决定大力发展绿茶产业。经过深入细致的工作,并多次到雷家、下屋组召开会议,经全体村民同意后,流转260亩山场,新建绿茶基地200亩,与太湖县恒心农民农业专业合作社合作,为村集体经济增收4万元,并解决了100余人次务工问题。
高杆油茶成规模,百亩荒山成青山。2019年争取产业扶贫资金近36万元,在原有的60亩基地上扩建近70亩高杆油茶。今年又争取上海期货扶助贫困村产业资金50万元,流转荒山、荒地200余亩,新建100亩高杆油茶。至此,230多亩油茶基地初具规模,基地由村干领衔,专人管护,同时改造维修三个池塘,添置了10个蓄水罐,以增强抗旱能力。
“没有产业作支撑,脱贫工作就不可持续!我一直认为一个村如果不真正发展产业,就谈不上真正的脱贫致富。截至2019年2月底,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9万元,随着大力发展的各项产业逐渐产生效益,今后村集体经济将会发展得越来越好!”铁林村党总支部书记陈新云满怀信心地说。(赵国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