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 安徽文明网群 / 安庆文明网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道德建设 / 先进典型
退役军人王自松致富不忘报桑梓
发布时间:2020-08-03

王自松,男,汉族,中共党员,1970年11月出生,1990年3月入伍,1993年12月退伍,现任太湖县青松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太湖县系群农业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只要提起他,北中镇元畈村的村民都竖起大拇指,说他是“最美逆行者”、“最美搏击者”、“最美引路者”。

抗洪救灾的“最美逆行者”

自从穿上军装的那一刻起,王自松就立志做一名合格的解放军战士,立志献身国防报效国家。无论是在新兵训练团,还是分配到基层连队,他始终以雷锋为榜样,苦练军事本领,严守部队纪律。刚参加入伍一年的时间,部队组织新兵参加抗洪救灾工作,这次活动让他刻骨铭心。1991年6月,他主动请战,在抗洪救灾中“逆行而上”、“冲锋在前”。转战安徽省凤阳县、五河县两地七天七夜,其中在五河县抗洪救灾现场三天三夜没有脱下鞋、上过床,哪里困了就在哪里休息一会儿。虽然脚被洪水浸泡溃烂,但他也不轻言下火线。因表现突出,他所在的连队被中央军委授予“抗洪救灾模范连”。同时,他个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勤俭节约标兵”,他在同年兵中是最先入党的第一人。

改革开放的“最美搏击者”

刚20岁出头,部队领导有意让他继续留在部队发展,但是,他还是毅然决然选择了回乡,自谋职业。从部队退伍后,王自松便到上海市打工。创业之初,困难重重,他走过了漫长的打工之路。经过几年的艰苦打拼,他从一名普通企业员工到成为一名企业生产经理,吃的苦要比别人多好几倍。功夫不负苦心人,他在上海市逐渐站稳了脚跟,不仅深得企业领导的认可,也赚到了第一桶金。每年,他组织两个大巴车的家乡人员到上海打工,为乡亲们找出路、谋生计,搞维权。从2001年到2013年,被上海荣臣(集团)有限公司多次评为“先进外来员工”、“先进民工奖”、“优秀管理奖”、“任劳任怨务实奖”、“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脱贫致富的“最美引路者”

饮水思源,致富不忘报桑梓。2014年4月,王自松成立了太湖县青松服装有限公司,他时常把青年的成长成才系在心上,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创业经验、故事分享给青年人,并帮助青年人分析具体创业项目的利弊与发展空间。在他的带领下,青年们对自己的定位和未来的职业规划,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作为新时代的民营企业家,王自松用实际行动书写扎根基层、奉献社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生动篇章。

他充分发挥“扶贫工厂”的作用,每年组织开展缝纫技能培训不少于二期,每期学员培训不少于40人,不仅就地就近解决农村留守妇女劳动力就业问题,还有序推荐家乡劳动力转移到上海、江苏等地打工。如今,在他自己的服装厂上班的留守妇女就有30多人,其中还包括有贫困户。“我在王老板工厂上班,每月不仅有2000多块钱,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真划算。”贫困户王巧珍高兴地说。

为更多地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2018年王自松与元畈村合伙成立了太湖县系群农业专业合作社,投资50万元,新建大棚20个,占地面积20亩,种植香菇2万棒,从产业带动、入股分红、转移就业等模式,如期带动20多户贫困户实现了脱贫。

生活中,王自松是乡亲们口中的好儿子、好丈夫。他与妻子相亲相爱,相互支持,创业以来,共同应对各种困难与考验。为了照顾好年迈的母亲,他把老人家接到工厂一起居住,在打理公司的同时,尽心尽力照顾好老人。同时,王自松乐于助人也让乡亲们敬佩。北中镇元畈村中畈组贫困户吴淑华患病6年来,家中有两个孩子读书,今年病情加重,一家人十分着急,一筹莫展。得知情况的王自松,当即与省立医院联系沟通,及时送诊,解了对象户的燃眉之急。手术后回家的吴淑华,王自松还拿着200元现金和礼品上门进行了慰问看望。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王自松经常组织企业员工到敬老院里开展帮扶慰问活动,每逢节日都会去慰问看望老人,不仅与老人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五保老人都把他视为亲人。

尤其是今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王自松充当疫情防控的宣传员、协管员、信息员和代购员。卡口值守、入户宣传、测量体温、帮群众代购……连续一个多月来,王自松始终坚守工作岗位,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发扬一名退役军人的本色,做到召之即来、来之即战、战之必胜,如他主动把儿子的婚宴推迟举办,在全村树立了榜样,为北中镇元畈村疫情防控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王自松被镇、县多次评为“创先争优”、“双学双比”、“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农村致富带头人、最美家庭等荣誉称号。荣誉的背后是他不忘初心,热忱履职,乐助贫困和脚踏实地、干事创业的不懈努力,执着追求;荣誉的背后是群众的期望,百姓的信任。在谈到下步打算,王自松说:“将继续以太湖县青松服装有限公司和太湖县系群农业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更多地提供长、中、短期等形式的就业服务,带动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奏响希望田野的青春之歌。”(吴承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