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小池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办农民夜校、扶贫夜校,充分利用群众夜晚闲余时间,围绕疫情防控、扶贫政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防汛抗旱、扫黑除恶、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等内容广泛深入开展宣传宣讲志愿服务活动,真正把党的为民惠民政策送到千家万户。
天刚刚黑,枫铺村岭下组党员章东华家里就人头攒动,不少村民晚饭后就陆续来到他的家中,参加当晚的农民夜校。当晚宣讲的重点是疫情防控政策,由于近期首都疫情出现反弹势头,使防控形势变得十分严峻,该村民组在首都务工人员较多,枫铺村委会主任马烺便收集整理了疫情防控的相关资料及要求,打算今晚向村民们进行着重宣传。晚上7:30,农民夜校开始,马烺将打印好的材料分发给大家,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疫情防控的居家隔离“九个一”措施和“五个清仓见底”要求进行了详细讲解,虽然从年初开始就紧绷疫情防控弦,但还是有不少村民提出了思想疑虑。
是晚8:00,方兴村老屋组、百鸣村三合组也组织开展了一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扶贫夜校,重点围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进行了讨论和交流。针对两村集体经济薄弱的现状,村两委就如何选准产业、找对方向、破解难题向村民讨计策、要点子、问需求。“我建议以葡萄园、百果山庄为基础,大力发展农家乐和乡村旅游”,“我认为可以利用村里的荒山荒田荒地发展特色种养殖业”,村干部讲完打算后,围着桌子的众人便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了起来,共同描绘着方兴村、百鸣村的美好未来。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村上的大事小情越来越多的被提到夜校上来,村民们也乐意为村里的事情积极建言献策。“通过农民夜校,农村生活生产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村子里的村容村貌整洁了,村民主人翁意识和参政意识也提高了,老百姓的精气神焕然一新,幸福感、获得感大大增加。”枫铺村村委会主任马烺发自内心的感慨。
据了解,这种形式的农民夜校、扶贫夜校,每月开课至少1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如今,全镇14个村全部建起了农民夜校,每个村每月普遍开展了1次以上。截至目前,已有500多人次受益。(詹伟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