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前后,正是太湖县名茶“天华谷尖”采制的黄金时间,这时采制的茶谷形饱满,色、香、味俱佳。为推行“天华谷尖”标准化生产,更好地保护品牌,提高产品质量,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4月15日,太湖县农业农村局“送科技”志愿者们来到了全国“一镇一品”茶叶示范镇--寺前镇。
在洪畈村宏同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茶园边,一块大红的“初心产业园”标牌,吸引了志愿者们的眼球,大家禁不住停下来,走进了茶园。只见碧绿的茶园里,有不少工人正在忙着采茶。
茶园的管理人马上认出了县茶叶专家张正友。寒暄几句后,连说“机会难得”,马上召集分散采茶的工人们集拢起来,要请专家现场讲一课。
“天华谷尖,重点在象谷尖。有什么样的粉才能做什么样的粑,首先是茶草的采摘就要把好关!采摘的标准是一芽一叶初展。象这样采摘单个芽制成的茶样形状太窄,不成谷形;采摘一芽一叶开展制成的茶样,芽与叶分离开叉,形成不了稻谷样。”张正友一边示范采摘,一边仔细讲解。 “只有采摘这种一芽一叶初展制成的茶,经过炒制后,茶条芽与叶搭拢成谷形,这才符合天华谷尖茶的形状要求。”
在寺前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高级农艺师周志全发放了《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宣传资料,现场还对如何采取鲜茶样品以及如何对样品进行快速农残检测耐心培训指导。
“为切实提高我县茶叶质量安全水平,决定在全县开展茶叶专项风险监测工作,每个规模种植茶叶基地抽取1至3个茶叶鲜叶样品。抽样现场拍照留存,样品统一寄送到指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定量检测。”周志全说。(李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