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四扶四增”确保高质量脱贫摘帽
一是扶志增干劲。要求驻村干部注重“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树立群众脱贫信心,实现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目标。要求各级干部对照脱贫项目清单,主动作为、主动参与,全力做好各项工作,压实脱贫责任。紧盯“五个一批”,瞄准薄弱环节,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全面深入村“两委”干部、党员、贫困户中,开展交心、谈心活动,增强贫困户、贫困村脱贫信心。
二是扶技增素质。通过开展培训学习,提高党支部书记政治素质和有效治理能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各村至少创建2家以上农民合作社等实体经济,建设一支致富带头人队伍,把单打独斗农民集中起来,形成合力闯市场。通过开展“科技下乡、助力扶贫”活动,帮助贫困村、贫困户选择适合发展产业、促进群众增收。按照贫困村“九有”退出标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和饮水安全2项指标补齐发展短板,让科技兴农成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助推器”。
三是扶业增收入。扎实实施10项扶贫产业,引导贫困户、贫困村发展“四养六种”特色产业和光伏发电、“互联网+”、休闲农业等新型产业,确保每个贫困户至少挂靠2个产业,形成政策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新格局。目前,全县80%贫困户都有2个以上产业,每个贫困村都有2个以上产业增收项目。
四是扶美增动力。坚持“外强物质、内强精神”扶贫理念,实现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同步发力,做到基础设施建设与文明乡风培育“两手抓”。改建和新建一批党群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广场等文化设施,成立志愿服务队伍,制定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章程、“十星”文明户标准,开展孝敬老人模范、文明家庭和致富带头人评选活动。确保贫困村实现“数字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文体化活动室与农家书屋村村有,村容村貌环境村村优”的目标。(县政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