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防控开展以来,有这样一群“小人物”,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着最平凡的事,为人民群众的安全织牢安全网,紧紧筑牢防护线。
“请问你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去?”“现在是特殊时期,要尽量不出门,真要出门一定要戴口罩,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他人”,界址村退役军人杨辉对过往人员反复说到。
“周书记,我是退役军人,请让我来站岗!” 杨辉很严肃地说。杨辉,现年25岁,2019年7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目前在县平台上班,面对疫情,他主动请求要参与疫情防控值班值守工作,不畏风雨和严寒,带着红袖章站在疫情防控监测点前,对过往的车辆和人员进行仔细排查和登记,做人民群众的“安全员”和“防护员”。
自各村设立疫情防控监测点以来,迅速得到了广大党员群众的积极响应,每天都能看到一张张可爱、熟悉的面孔坚守在值勤点,为群众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王伯,这里有一份疫情防控工作“明白纸”,你认真看看。”“尽量不出门、出门戴口罩、平常勤洗手....”“如果您近期有去过武汉,或者与武汉来的人有密切接触,要及时跟我们反映...”这是树林村普通群众李星求入户宣传时所说,和他一起参与宣传的还有同村同组的很多人,在这关键时刻,普通群众为守卫一片净土,尽一份责任,都坚持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来,甘当一名普通“安全守护员”。
“在这时候,作为是一名普通群众,我愿意出来做点事,为疫情出一份力。”李星求语气坚定地说。
据了解,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各村高度重视疫情健康知识的宣传,在这过程中,就有很多普通群众都自发和乡村干部一起下组入户,和大家面对面宣传健康知识,耐心劝导,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做到疫情知识人人知晓、人人学会自我防护。
雷俊,凉亭村人,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看到村里设置了疫情防控监测点后,他就主动向村党支部书记杨永峰申请志愿加入疫情防控工作。“杨书记,我想到
监测点值班,作为一名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生,我应该尽己所能为抗击疫情做点事情。”在村两委的安排下,雷俊很快走上了村疫情防控监测点。像这样假期返乡的大学生志愿者,在全乡还有很多,他们用实际行动,以青春的名义承担起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彰显着不惧不怕的精神风貌,写下抗击疫情的青春诗歌。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面对疫情,幸福村的90后小伙汪小林心系疫情,通过多渠道采购酒精及消毒液并捐赠到乡,为疫情防控工作伸出援助之手。通过了解,身为自主创业人员的汪小林,公司业务也才刚刚起步,可谓非常不容易,但面对疫情,他态度坚决,毫不含糊,汪小林说:“我一直十分关注疫情的情况,抗击疫情是每个人的责任,我只是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
在这场战“疫”中,90后捐款捐物献爱心的有很多很多,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90后的责任和担当。
.同样,这群“小人物”中也涌现出很多贫困户的身影。“余妹,刘声捐了300元钱,他本来要捐600元的,我看他起早摸黑在老城菜市场帮别人上货,晚上回家还要照顾80多岁的老头子,白天又要来防火,真的很辛苦,我叫他捐300元,你收好。”方洲村妇联主任李成枝边说边把捐款交给村总支副书记余绍芬。
“我以前困难的时候,是党的扶贫政策好,领导们很关心我,脱贫不忘党恩,关键时刻我也要出一把力。”刘声坚定地说。
据方洲村两委人员介绍,刘声是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为村里的一名护林员,做事认真负责,对村里的事情也很上心,面对疫情,他坚持到监测点值勤,默默坚守。
“虽然我不富裕,但也要为防疫工作做点贡献,我享受到了国家的好政策,让我的生活越过越好,面对疫情,我要尽点自己的心意,希望这场病毒早点过去。”说这话的是大龙村祝冲组贫困户潘桂林。2月12日他在村微信群里看到为抗击疫情捐款时,他第一时间赶到村里部把200元钱交到村文书手里。
潘桂林身为2014年建档立卡户,2017年脱贫,是村里的一名生态护林员,做事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这次的疫情防控中,除踊跃捐款外,他也坚持参与监测点值班值守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
“我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都是国家的扶贫政策好,我一直很感恩国家,在这关键时期,我也想尽自己的一份力,不求回报。”潘桂林边说边露出憨厚淳朴的笑容。
其实,上面这些“小人物”都是一名名很普通的群众,做着最简单的事,但平凡彰显珍贵,尤其是在这关键时刻,当人民有需要的时候,他们毫不迟疑,果断站出来,主动请战,坚持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他们默默地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小人物”有责任,有情怀,更有大担当。(城西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