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查找问题“寻病源”。经与政府、银行等协作机构对接,调研查证发现主要病源在于多途管理、变卡频繁、信息失真。
二是追根溯源“把好脉”。一是多途管理,现在国家扶贫资金政策多样、资金渠道多样、资金发放途径多样、发放卡号多样,就寺前镇2018年度来说,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完成发放14大类109批次,发放人数40667人次,共发放补贴资金20473470.08元。但是依然还有很多到户扶贫资金不是走“一卡通”发放,比如库补、资产收益分红、扶贫产业发展补助资金等等,有的是从财政专户发放,有的是从合作社发放,甚至有的还是现金发放,不一而足;二是变卡频繁,贫困户“一卡通”不一卡,卡号变更频繁,很多农户“一卡通”销户变更了自己都还蒙在鼓里;三是信息失真,一方面是很多贫困户“一卡通”开通不是自己身份证开通,还有就是“一卡通”用户名与身份证同音不同字,人卡不符,另一方面是扶贫资金发放信息备注不完整,贫困户不知道来的是哪一笔钱,糊里糊涂,用完之后还到财政来问扶贫资金怎么还没打下来。
三是针对病因“开药方”。一是建议扶贫资金发放统一管理,所有涉及贫困资金发放到户全部通过“一卡通”,支流并渠,各单位“一卡通”系统内网互联,形成多类资金、一个渠道、分类发放的模式;二是建议两对接一宣传,着力解决 “一卡通”存折销户和遗失未及时变更引发的数据错误,补贴资金发放失败的问题,通过原有“一卡通”系统数据导出,分村、分组入户核实,确保卡号一致,“一卡通”人卡一致,寺前镇截止目前更改核实8000余户;三是建议银行系统尽快完成系统升级改造,完善备注信息,尽快全面消除非实名“一卡通”,统一“社保卡”成“一卡通”管理。
通过“把脉”“寻源”“开方”,多管齐下,部门协作,给贫困户一个明白、还部门一个清白,确保财政惠农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安全发放到位,让贫困户充分享受到国家扶贫政策的实惠。(潘先宝)